产品中心
300台换电重卡交付 周口中心港更“绿”了

时间: 2024-01-15 06:53:31 |   作者: 产品中心

  1月9日上午,“通江达海、绿动中原”河南周口中心港首批300台电动重卡/船舶暨公水联运

  交付仪式现场,河南港创联合物流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港创)揭牌,河南牧原物流有限公司等8家货主企业与河南港创进行战略签约,由徐州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汽车)生产的300台换电重卡完成交付并发车。

  作为国家规划的91个主要港口之一、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确定的全国3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周口港坐拥沙颍河通江达海黄金水道,有着“河南第一大港”的美誉。

  大河财立方记者在现场获悉,周口港已开通14条国内集装箱航线条国际集装箱水运通道,累计完成港口货运吞吐量976万吨,同比增长11.5%;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0.54万标箱,同比增长163%。

  周口临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张晓东在交付仪式现场致辞时介绍,2023年,周口港先后开通至南京港、阜阳港、合肥港、蚌埠港、芜湖港、漯河港、宁波港、高雄港8条国内集装箱航线,打通至美国迈阿密港、越南胡志明港、菲律宾马尼拉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港和盖布利特港5条国际水运通道。

  “此次300台重卡/船舶交付使用,既是我区加快构建绿色低碳运输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推动绿色运输改革、加快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有力实践。”张晓东说,未来,随着5G智能网联的升级,港口集卡、物流等车辆的电动化、无人化迭代,将为临港高能耗物流运输场景提供更多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的应用方案,助力临港开发区打造创新之城、智慧之城、生态之城、活力之城。

  河南国联集团执行总裁沈飞在交付仪式现场介绍,作为周口中心港首批300辆新能源重卡的运力整合单位、物流服务单位和新能源项目投资单位,河南国联集团能够从一开始就深度参与到周口市交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中来,参与到周口中心港绿色港口建设中来。

  据了解,2023年10月底,河南国联集团与周口临港开发区签订战略投资协议,聚焦以周口中心港为枢纽的豫东智慧低碳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新能源补能服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深度合作。

  “首批300台新能源换电重卡、首座‘5+1’新能源重卡与船舶补能换电站建成投运,为这一战略合作开了一个好头,为周口中心港绿色港口建设做了良好示范。”沈飞说。

  沈飞透露,未来2年,也就是2025年年底前,河南国联集团将在政府的指导、支持下,与启源芯动力、地方国企继续深度合作,构建围绕周口中心港的新能源智慧低碳物流体系、豫东新能源补能服务网络,包含200+新能源充换电站、6000+新能源重卡、30+新能源换电船舶的智慧低碳物流服务体系。

  本次交付的300台纯电动牵引车,是徐工汽车打造的一款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港口、钢厂、矿山、物流园区、城乡物流等各类短途运输。电池全部采用启源芯动力CTB车储共用系统,拥有目前业内最大的商用车单体PACK设计,具备多方位优势——自重更轻、重心更稳、能耗更低、动力更强劲、结构更安全、保养更方便。

  徐工汽车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曹弋在交付仪式现场表示,新型能源开发利用已变成全球课题和方向,汽车新能源化已成为国家战略任务之一,国家及地方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支持鼓励政策,以全面推动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预计几年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将突破20%,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旺盛生命力。

  曹弋介绍,徐工汽车是徐工集团的核心战略产业板块之一,是江苏省唯一同时拥有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双资质的国有自主品牌的重卡企业,产品涵盖燃油、纯电、混动、氢燃料四大动力。

  “此次周口中心港园区型5座重卡充换电站的集中交付以及新能源综合服务中心竣工投运,不仅代表着启源芯动力绿电交通规模化推广全面提速,同时标志着河南省经周口港至华东地区的公水联运通道正式打通,意味着周口市‘通江达海’绿色发展的策略迈入全新纪元。”国家电投绿电交通产业创新中心副主任栓柱在交付仪式现场说。

  据悉,国家电投,即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也是我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由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重组组建。启源芯动力是国家电投旗下专注“绿电交通”领域的综合智慧能源服务商。

  栓柱表示,构建新型绿色交通体系,有助于推动能源革命、提升能源安全;有助于加强生态保护,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宜居感;有助于降低交通运输成本,促进区域经济高速可持续发展。希望本次周口中心港的示范项目可成为一个良好的契机,推动启源芯动力与周口市以及各个合作方展开进一步的战略协作。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交付仪式现场揭牌成立的河南港创,由周口港口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河南国联集团联合成立。

  河南港创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将承载周口港区绿色运输业务,助力周口港区绿色发展,帮助合作企业降本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助推“双碳”目标实现,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河港、海港是水路运输的重要枢纽,运输的绿色化有利于港口的绿色发展。近年来,国内港口加大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力度。

  《港口碳中和实践白皮书》显示,港口行业碳排放源主要来自于装卸生产、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消耗的燃油和电力。而港口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主要通过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替代、能效提升和电气化水平、碳抵消等相关措施,推动港口用能供需端形成“能源供应低碳化+能源消费电气化”。有专家觉得,当前全球绿色港口建设中,建立更系统、更有效的零碳化港口新型能源电力系统,提高港口减碳降碳水平,提高港口用电用能稳定安全成为未来港口建设新挑战。

  以2021年10月建成的“全球零碳”码头——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为例,全部采用电力驱动生产活动,能源消耗百分之百来源于“风光储荷一体化”系统,达成能源消耗和生产环节的零碳。在5G、人工智能、北斗系统等技术的加持下,2022年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最高的船舶平均作业效率达到每小时36自然箱,单桥吊的平均运行效率提高了20%,单箱的综合能耗降低了20%。

上一篇: 培育“无废细胞”厚植“无废城市”理念 我国多个地区推进“提质增效” 下一篇: 【48812】惠州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处分决议书:惠州市惠源新能源有限公司